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诉讼的策略/高宏道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30 07:33:17  浏览:850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诉讼的策略

高宏道律师;高炬律师


邮箱:lawg240@126.com 手机:13381067562 邮箱gaojv100@126.com电话51668925
许多年轻的律师常常问我:听说诉讼有策略,什么是诉讼策略呢?详细论述这个问题,需要比较多的文字。因为目前很忙,顾不上撰写大篇的文章。现在,先简单介绍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下面以被告的代理人的角度,进行讨论。
既然形成了诉讼,大多数情况下,原告必定是有一定道理的。即,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作为被告,正常的心理,应该首先虚心检查自己一方的过错。大量的诉讼经验告诉我们,形成民事争议的时候,过错往往是混合的。一方绝对无理的,只是一小部分。我们能够作的,是实事求是地看到自己一方存在的问题,力争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合法权益。
实现这个目的一般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深入考察事实,找到对事实认识上存在差异(发现对方对事实上认定的错误)。指出事实上,实际情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二是对事实的法律意义上入手。即,虽然双方认定的是同一个事实,但对这个事实的法律意义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当然是有正确的理解也会有错误的理解。我们的目的是发现对方在法律意义理解上的错误。还有,在用法律规范衡量客观事实,对行为的法律效力、应该产生的法律后果做出的判断会有差别。我们的任务是正确地运用法律,正确地适用法律,找到对方在法律意义、法律运用上的错误。三是从程序上入手。因为法律对实体权利的保护设置了一些限制。即,存在时效方面的规定,存在主体身份方面的规定,存在管辖方面的规定。如果程序上存在法律上的障碍,实体权利一样不能得到保护。
代理诉讼,大量的工作在开庭之前。一切工作的基础是调查,是掌握证据,认识客观事实和法律上承认的事实。很多时候是,从情理上说,事实是存在的,但不是能够成为以证据加以证明的法律上承认的事实。在掌握了充分的事实证据以后,要考察这些证据是否会在法庭质证时有什么漏洞,是否能够构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能否得到审判员的认可。
做被告的代理,一般来说,如果有证据能够说明原告的诉讼请求是不能成立的,就达到了诉讼目的。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深圳市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条例

广东省深圳市人大常委会


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五十二号


  《深圳市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条例》经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07年5月30日通过,经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二○○七年八月二十八日


深圳市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条例
(2007年5月30日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2007年7月27日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为了规范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无证无照经营行为,是指下列在固定场所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
  (一)依法应当取得而未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
  (二)依法应当取得而未取得其他行政许可证件,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
  (三)营业执照被注销、吊销或者其他行政许可证件被撤销、撤回、吊销后,继续从事经营活动的;
  (四)营业执照、其他行政许可证件有效期届满后,未依法办理延期手续,继续从事经营活动的;
  (五)超出核准的经营范围,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
  无固定场所从事经营活动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管理。
  第三条 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应当坚持依法办事、文明执法的方针,遵循疏导、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各司其职和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 无证无照经营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查处,相关行政机关在职责范围内予以配合。
  下列情形由其他行政许可证件的颁发机关负责查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职责范围内予以配合:
  (一)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在办理营业执照之前应当先取得其他行政许可证件而未取得,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
  (二)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无须办理营业执照,但应当取得其他行政许可证件而未取得,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
  对不属于本机关查处职责范围内的,应当及时移送具有行政管理职责的机关查处。
  第五条 市政府依照国家规定决定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负责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的,依照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 市、区政府相关部门及有关单位应当依法配合相关行政机关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
  第七条 依法实施或者解除查封、扣押措施的,由区级以上行政机关决定;不及时查封、扣押将影响无证无照经营行为查处的,可以先行查封、扣押,并在二十四小时内补办查封、扣押批准手续。
  第八条 依法实施查封、扣押措施时,执法人员应当将相关文书交由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并交当事人一份;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应当由两名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签名见证;无见证人或者见证人拒绝签名的,由两名以上执法人员签名注明。
  第九条 依法实施查封、扣押措施的,行政机关应当在法定查封、扣押期限内对无证无照经营行为作出处理决定;逾期未作出处理决定的,视为解除查封、扣押。
  依法不再需要查封、扣押的,行政机关应当立即解除查封、扣押,及时将解除查封、扣押通知书送达当事人,并返还被扣押的物品。被查封、扣押的物品经行政机关依法拍卖、变卖的,应当返还扣除拍卖或者变卖费用后所得价款。
  解除查封、扣押通知书送达之日起满三十日,当事人不认领被查封、扣押物品的,行政机关应当公告招领。经公告六十日后仍无人认领的,被查封、扣押物品视为无主财产,上缴国库。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行政机关举报无证无照经营行为。行政机关一经接到举报,应当于五个工作日内予以调查,并依法查处;对不属于本机关查处职责范围内的,应当及时移送具有行政管理职责的机关查处。
  第十一条 为无证无照经营行为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提供运输、保管、仓储等条件的,由相关行政机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二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或者行政不作为的,依法追究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十三条 本条例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林业部关于集体林区木材市场管理的暂行规定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林业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林业部关于集体林区木材市场管理的暂行规定

1986年8月19日,工商局

根据中央关于集体林区木材坚持放开的精神,为了搞活、管好集体林区的木材市场,特做如下暂行规定:
一、集体林区的木材市场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领导和管理,林业主管部门要协助做好管理工作。各地应本着方便群众、有利管理的原则,设立固定的木材市场。
林业部门所属国营木材经营单位要积极参与市场调节,发挥木材流通的主渠道作用。
二、为了保护集体林区资源,维护集体林区木材市场秩序,除当地林业部门的国营木材经营单位可在集体林区直接收购外,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的木材交易一律在木材市场进行。
三、凡经营(包括贩运)木材及其半成品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必须提出包括经济性质、经营范围、经营方式、自有资金等内容的申请书,经县或县级以上林业部门同意并签署意见,报同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发给营业执照后,方可经营。取缔无照经营。
四、集体林区木材生产单位和个人自伐的木材,凭林业主管部门发给的销售证明,可以在木材市场自由销售,也可以交木材经营单位代销或议价收购。有国家木材收购合同任务的地区,生产单位和个人在完成合同任务的前提下,可以上市自销木材。
集体林区和非林区的木材用户、木材经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可以到集体林区木材市场采购木材。
五、运输木材出县、出省的,要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并发给木材运输证件。对手续齐全、合法运销或贩运木材的,各地有关部门不得随意阻拦处罚。
六、在木材市场进行木材交易,须经木材市场指定的检尺员按照国家木材检尺标准检尺,并出具检尺码单。
七、木材价格可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随行就市,由买卖双方议定。木材交易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税、费。
八、集体林区非木材经营单位和个人采购木材,只限自用,不得就地转手倒卖。
九、坚决取缔黑市交易。严禁无销售证明的木材上市。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收购无证采伐的木材。不准伪造、涂改、买卖木材票证。
十、对违反上述规定的,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林业、税务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